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心肌梗塞需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溶栓、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病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阻塞。
1、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可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存在出血风险,需密切监测。
2、介入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首选方法,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管通畅。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复发。
3、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脏负荷;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稳定斑块,降低血脂。
4、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减少酒精摄入。
5、心理疏导:急性心肌梗塞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就医,结合溶栓、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