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疼,
04年查出结肠炎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灌肠
我想问一下结肠炎灌肠好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便特点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排便频繁、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性状改变。
1、黏液脓血便:
肠道黏膜持续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溃疡面渗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形成脓血。典型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或暗红色血液,黏液呈胶冻状,严重时可排出纯血水样便。活动期患者每日黏液脓血排出量可达300毫升以上。
2、排便频繁:
直肠敏感性增高及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导致排便次数增加。轻症每日3-4次,重症可达10-30次,夜间排便常见。约60%患者出现排便紧迫感,多数伴有排便不尽感。
3、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引发持续便意,表现为肛门坠胀、排便后立即再产生便意。患者常描述为"刚排完又想排",每次仅能排出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该症状夜间更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4、腹泻便秘交替:
疾病活动期以水样腹泻为主,缓解期可能因肠道狭窄出现便秘。部分患者表现为晨起腹泻、午后便秘的昼夜节律变化。这种交替现象与肠道神经调节紊乱、菌群失调密切相关。
5、粪便性状改变:
典型表现为Bristol粪便分类中的6-7型糊状或水样,严重者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长期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粪便漂浮、恶臭且含油滴。病变局限于直肠时,可表现为成形便表面带血。
建议患者记录排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每日保证2500毫升饮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选择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刺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周预防皮肤破损。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但需避免含乳糖制品。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体重下降时需立即就医,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定期肠镜检查是监测病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病程超过8年的患者需加强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