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术后红肿可通过伤口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红肿通常由术后感染、缝线反应、活动过度、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1、伤口护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避免抓挠或摩擦伤口。术后48小时内可局部冰敷减轻肿胀,若渗出液增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红肿伴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局部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疼痛明显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3、物理治疗术后72小时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3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消炎消肿,需在医疗机构专业操作下进行。
4、调整饮食术后1周内选择米汤、蒸蛋等流质食物,逐步过渡至软烂面条、鱼肉等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产气及过硬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术后2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睡眠时取半卧位,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切口剧痛或红肿扩散须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