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一般无须特殊预防,但可通过科学喂养和密切观察降低发生概率。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建议出生后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日喂养8-12次,避免长时间空腹。哺乳时注意观察婴儿吸吮效率,确保有效摄入。若发现皮肤黄染加重或持续超过两周,应暂停母乳24-48小时并监测胆红素水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频繁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蓝光治疗。
日常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吃奶量及大小便颜色,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日光照射时选择早晚柔和光线,每次不超过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