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性刺激、微生物感染、内分泌紊乱、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皮炎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脱屑、水疱等症状。
1、遗传因素部分皮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特应性皮炎与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易受外界刺激诱发炎症。日常需加强保湿护理,避免使用碱性洗护用品,减少抓挠等物理刺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2、接触性刺激皮肤接触化学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或物理摩擦、极端温度等均可损伤皮肤屏障。临床常见镍、铬等金属过敏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建议立即脱离致敏原,用清水冲洗患处。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3、微生物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微生物过度繁殖可引发感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常与马拉色菌定植相关。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莫匹罗星软膏。合并渗出时可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4、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异常可能诱发代谢性皮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皮肤干燥和微循环障碍。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局部使用尿素软膏修复皮肤。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引起妊娠痒疹等特殊类型皮炎。
5、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红斑狼疮等常伴发皮肤炎症反应。这类皮炎多呈慢性经过,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光敏感患者需严格防晒,避免紫外线加重免疫紊乱。
皮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营养素。若出现大面积皮损、渗液或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严重感染或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