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对消化道癌症病人更合适。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常吃含有抑制致癌作用的食物,如苤蓝、卷心菜、荠菜等。
(4)不吃盐腌及烟熏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的食物。
(5)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
(6)食物应尽量保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饮食。
(7)不暴饮暴食,不过多摄服冷饮、冷食。
(8)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9)多吃精米、全麦片、王谷杂糖、玉米面、黄米饭、豆类(黄豆、扁豆、架豆、豌豆)等。
(10)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子类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花生、葡萄干、等。这些食物含多种维生素、矿物制裁及纤维素、蛋白质和非饱合脂肪酸等。
黑色素瘤从1期进展到3期通常需要6个月至3年,实际时间受到肿瘤生物学行为、免疫状态、基因突变类型、原发灶厚度及溃疡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1、肿瘤厚度:
原发灶布雷斯洛厚度小于1毫米的黑色素瘤可能长期停留在1期,而超过4毫米的肿瘤可能在3-6个月内发生转移。肿瘤垂直生长速度越快,分期进展时间越短,这与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的能力直接相关。
2、溃疡形成:
伴有溃疡的病灶进展风险增加3倍,溃疡面持续释放炎性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可能使1期患者在4-8个月内进入3期。临床数据显示溃疡病灶的淋巴结转移率可达非溃疡病灶的2.5倍。
3、基因突变:
BRAF V600E突变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9个月,NRAS突变患者约7个月。这些驱动基因突变通过MAPK通路持续激活,导致细胞增殖周期缩短至正常细胞的1/3。
4、免疫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时,免疫逃逸风险增加,此类患者1年内进展至3期的概率达45%。调节性T细胞占比超过20%会加速肿瘤免疫编辑过程。
5、解剖部位:
头颈部黑色素瘤因淋巴管网密集,平均6-9个月即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而四肢远端病灶通过淋巴道转移通常需要12-18个月,但存在甲下黑色素瘤3个月内血行转移的特殊案例。
建议确诊后立即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微转移,规律随访应包含每3个月的皮肤镜检查、每6个月的全身PET-CT及血清S100B蛋白检测。日常需严格防晒,避免紫外线指数大于7时户外活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3维持2000IU/日水平,有氧运动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可改善免疫监视功能。出现新发色素性皮损或原有痣形态改变时应48小时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