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合并贫血可能出现呕血、黑便、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胃溃疡导致贫血的原因主要有溃疡出血、铁吸收障碍、维生素B12缺乏、慢性炎症消耗、营养不良等。
1、呕血胃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呕血,血液经胃酸作用呈咖啡渣样。长期少量出血可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点,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抑制胃酸,配合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出血量大时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2、黑便溃疡出血后血液在肠道分解形成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持续出血会导致铁丢失过多,引发面色苍白、指甲脆裂等贫血体征。建议检测便潜血和血常规,补充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同时治疗原发溃疡。
3、乏力贫血时组织缺氧可引起持续乏力,活动后加重。胃溃疡患者因疼痛减少进食会加重营养不良性贫血。需评估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必要时联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影响铁剂效果。
4、头晕脑供氧不足导致头晕目眩,常见于血红蛋白低于80g/L的重度贫血。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加剧贫血进程,建议完善碳13呼气试验,根除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四联疗法。
5、心悸贫血时代偿性心率增快可出现心悸,尤其在体位改变时明显。长期胃溃疡可能影响内因子分泌,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需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补充甲钴胺或叶酸制剂。
胃溃疡贫血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的软食,少量多餐避免胃黏膜刺激。适当摄入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配合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疼痛发作时可用温藕粉缓解。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和胃镜,贫血持续不改善需排查消化道肿瘤等继发因素。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呕血或晕厥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