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溃疡具有一定效果,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中医治疗胃溃疡主要有疏肝和胃、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化湿、温中散寒等方法。胃溃疡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辨证施治。
1、疏肝和胃肝气犯胃型胃溃疡表现为胃脘胀痛、嗳气频繁,情绪波动时加重。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包含柴胡、香附、陈皮等,可调节胃肠蠕动功能。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疗效。典型方剂中可能配伍白芍、甘草等缓急止痛药物。
2、健脾益气脾胃虚弱型常见隐痛绵绵、食欲不振症状。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含党参、白术、茯苓等,能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日常可配合山药、红枣等药膳调理。长期脾胃功能低下者需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3、活血化瘀瘀血阻络型胃溃疡多见刺痛固定、舌质紫暗。失笑散等方剂中的五灵脂、蒲黄能改善胃部微循环。现代研究显示活血类药物可促进溃疡面愈合。治疗期间应观察大便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情况。
4、清热化湿湿热中阻型表现为胃脘灼痛、口苦黏腻。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连、黄芩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服药期间需忌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部分苦寒药物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
5、温中散寒脾胃虚寒型多见空腹冷痛、喜温喜按。黄芪建中汤配合干姜、肉桂等药物能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冬季需特别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可适当加入生姜、胡椒等温性调料。避免空腹饮用凉性茶饮。
胃溃疡患者日常应规律进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软烂面条等,避免过饥过饱。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可适量食用卷心菜、香蕉等富含维生素U的食物。保持作息规律,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若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药与西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