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正常范围为每分钟110-160次。胎心率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过快或过慢均需警惕。
胎心率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胎心监测通常在孕12周后通过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孕晚期可通过胎心监护仪持续观察。正常胎心率呈现基线变异,即存在每分钟6-25次的生理性波动,这种波动反映胎儿自主神经系统发育良好。胎心率受母体活动、宫缩、胎儿睡眠周期等因素影响,短暂加速至每分钟160次以上或减速至每分钟110次以下,若能在30秒内恢复基线水平仍属正常现象。
当胎心率持续超过每分钟160次称为胎儿心动过速,可能与母体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胎儿缺氧有关。胎心率持续低于每分钟110次称为胎儿心动过缓,常见于脐带受压、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心脏传导异常等情况。孕晚期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等异常图形时,往往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对于胎心率异常者需结合超声、生物物理评分等进一步评估,必要时需及时终止妊娠。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32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日常可通过计数胎动监测胎儿状态,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避免长时间仰卧位,侧卧位可改善胎盘血流。出现胎动异常减少或胎心率持续异常时,应立即就医。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有助于维持胎儿正常发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