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患者您好:
1.早期诊断率很低。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已经在中晚期的患者占了50%~80%,而20岁以下的患者,一旦确诊,几乎全部是中晚期。
2.恶性程度高。分化越差的癌症恶性程度越高。而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占了50%~60%,这一数据是老年患者的3~6倍;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黏液腺癌占了80%~90%。
3.疼痛症状突出,易出血。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约40%左右的患者是以腹痛为第一表现的。至于出血,大多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会当作痔疮治疗很长一段时间,造成病情的延误。
4.女性肠癌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比例高。有一项数据显示,在确诊的女性青年大肠癌中,卵巢转移率高达12%,而且有1/3患者是以卵巢肿瘤来院就诊的。
5.确诊时间长。一般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从有不适症状到经检查被确诊,整个时间约为5~10个月,直接导致了病情的延误。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大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大肠癌早期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这些信号通常由肠道功能紊乱、肿瘤生长刺激、营养吸收障碍等因素引起。
1、排便习惯改变:
早期大肠癌患者常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或排便次数突然增多。肿瘤生长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功能,导致粪便形态变细如铅笔状。这种变化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
2、便血症状:
肿瘤表面溃破可引起便中带血,血液多呈暗红色或与粪便混合。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且附着粪便表面,两者需通过肠镜鉴别。长期隐性出血可能导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腹部不适:
肿瘤刺激肠壁可引发隐痛或胀痛,疼痛多位于下腹部。部分患者会感到排便不尽感,或出现肠鸣音亢进。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发展为肠梗阻样绞痛。
4、体重减轻:
肿瘤消耗及食欲减退可导致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营养吸收障碍可能伴随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种非刻意减重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贫血表现:
长期慢性失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活动后气促等缺氧症状。中老年无诱因贫血应排查消化道肿瘤。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潜血筛查,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日常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量。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戒烟限酒、维持正常体重也有助于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