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禁忌主要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近期心肌梗死、气胸、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等。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进行该项检查。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加重病情。心肺功能不全会导致机体缺氧,肺功能检查中的用力呼气等动作可能进一步加重缺氧状态,甚至诱发急性心衰或呼吸衰竭。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下肢水肿等症状,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
2、近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3个月内的患者禁止接受肺功能检查。检查过程中的憋气、用力呼吸等动作会增加心脏负荷,可能诱发再次心梗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患者多存在胸痛、心悸等表现,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评估心脏状况。
3、气胸未治愈的气胸患者严禁进行肺功能检查。检查时的深呼吸动作可能导致肺内压急剧变化,使气胸范围扩大或引发张力性气胸。气胸患者常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需通过胸部X线确诊并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4、大咯血咯血量大的患者需暂缓肺功能检查。检查时的咳嗽反射可能加重气道出血,血液还可能阻塞气道引发窒息。大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需先进行止血治疗和病因控制。
5、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具有强传染性,禁止在未隔离条件下开展肺功能检查。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可能污染检查设备,造成交叉感染。这类患者需先完成抗结核治疗,经痰菌检测转阴后方可考虑检查。
除上述禁忌症外,严重贫血、主动脉瘤、近期眼部或腹部手术者也需谨慎评估。检查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血氧等基础指标。对于高风险人群,可改用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替代检查。检查室需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患者检查后需观察半小时,确认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