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低热等症状。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
1、鼻塞鼻塞是新生儿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患儿可能出现呼吸费力、吃奶时呛咳等情况。家长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鼻腔干燥加重不适。
2、流涕感冒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变为黏稠脓涕。鼻涕倒流可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家长需及时用柔软纱布擦拭,避免皮肤刺激。若鼻涕颜色变为黄绿色且持续多日,需警惕细菌感染可能。
3、打喷嚏这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异物的防御反应。新生儿可能频繁打喷嚏,尤其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更为明显。家长需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打喷嚏时可能带出呼吸道分泌物,需做好清洁防护。
4、咳嗽咳嗽多为干咳,夜间可能加重。由于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排出,严重时可能出现面色发绀。家长可适当抬高头部体位,帮助呼吸道通畅。若咳嗽伴随喘息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5、低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感冒时体温多在37.5-38℃之间。家长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可能提示严重感染,需及时就诊。
新生儿感冒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母乳喂养可增强免疫力,喂养时注意采取半卧位以防呛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进食量和尿量变化,出现拒奶、嗜睡、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都要洗手。感冒恢复期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