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泡沫尿、水肿、血压升高、贫血、肾功能减退等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起。
1、泡沫尿尿液中出现细小持久不散的泡沫,提示尿蛋白排泄增加。这是由于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使血液中白蛋白等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患者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常规,早期发现蛋白尿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水肿常见于双下肢及眼睑部位,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相关。严重时可出现全身凹陷性水肿,可能伴随尿量减少。限制钠盐摄入、抬高肢体可缓解症状,但需警惕可能提示肾功能恶化。
3、血压升高约60%患者合并高血压,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肾素分泌异常有关。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建议定期监测并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部分降压药物同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4、贫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贫血程度通常与肾功能损害平行,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需要干预。铁剂与促红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肾功能减退晚期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此时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准备肾脏替代治疗。定期检测肾功能指标对评估疾病分期至关重要。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与血压,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避免豆制品等高植物蛋白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出现视力模糊、胸闷等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