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贫血以及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1、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导致肾功能衰竭。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滤过膜,使蛋白质漏出,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最终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早期控制血糖和血压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2、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肾脏损伤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这些因素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
3、电解质紊乱糖尿病肾病可引起多种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减退导致钾、钠、钙、磷等电解质代谢异常,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引发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甚至猝死。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非常重要。
4、贫血糖尿病肾病常伴随肾性贫血。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贫血会加重乏力、心悸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补充铁剂、叶酸和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贫血状况。
5、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肾功能不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加之糖尿病本身也影响免疫系统,使患者易患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和皮肤感染等。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及时治疗感染很关键。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和奶制品。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早期发现并干预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