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短肠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通常优先考虑肠内营养,若无法耐受则采用肠外营养。短肠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广泛切除或功能障碍导致吸收面积减少,无法满足营养需求。治疗需根据剩余肠管长度、功能及患者耐受性制定个性化方案。
1、肠内营养是首选,通过口服或管饲提供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常用肠内营养制剂包括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可根据患者消化吸收能力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肠道适应,改善营养状况。
2、肠外营养适用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患者,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常用肠外营养液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肠外营养需注意预防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3、短肠综合征患者需长期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以肠内营养为主,辅以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营养指标,调整营养方案。同时,患者需注意饮食管理,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短肠综合征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必要时辅以肠外营养,逐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方案,预防并发症,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