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慢性腹泻确实可能导致贫血,主要原因在于长期腹泻会影响营养吸收,尤其是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造血必需物质的缺乏。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和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
1、营养吸收不良
慢性腹泻会破坏肠道黏膜,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是造血的关键元素,长期缺乏会导致贫血。铁缺乏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乏力、头晕和皮肤苍白。建议通过饮食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菠菜和豆类。同时,维生素B12和叶酸可通过鸡蛋、鱼类和绿叶蔬菜摄取。
2、肠道炎症或感染
某些慢性腹泻的病因是肠道炎症或感染,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寄生虫感染。这些疾病会直接损伤肠道,导致慢性失血和营养吸收障碍。治疗需针对病因,例如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抗生素(如甲硝唑)或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3、饮食调整与生活方式改善
饮食上避免高脂肪、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和煮熟的蔬菜。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适当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慢性腹泻引起的贫血需要综合治疗,既要从饮食和生活方式入手,也要针对病因进行医学干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