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主要通过建立人工气腹、放置补片和缝合固定三个步骤完成。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完全腹膜外修补术、腹腔内补片植入术三种。
1、建立气腹:
在脐部或侧腹壁做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使腹腔膨胀形成操作空间。随后置入穿刺套管作为观察孔,导入腹腔镜镜头观察疝环位置及周围解剖结构。
2、分离疝囊:
在腹腔镜引导下于疝环周围做辅助操作孔,使用电钩或超声刀分离疝囊与周围组织。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后,充分游离疝环周围腹膜组织,暴露缺损区域的肌筋膜边缘。
3、放置补片:
根据疝环大小选择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补片,经穿刺套管送入腹腔。补片需完全覆盖疝环并超出边缘3-5厘米,采用螺旋钉或缝合线固定于腹壁肌层,确保无张力覆盖。
4、关闭腹膜:
对于腹腔内补片植入术需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将补片与腹腔脏器隔离。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则需在补片表面覆盖防粘连膜,防止肠管与补片黏连。
5、术后处理:
排出气腹气体并撤除器械,缝合穿刺孔。术后6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后可恢复流质饮食。建议使用腹带保护切口,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劳动。
术后康复期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2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蛋类及燕麦等。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下肢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补片位置。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