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会对儿童造成呼吸障碍、睡眠质量下降、生长发育迟缓、颌面发育异常及反复感染等影响。腺样体肥大多由反复炎症刺激、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等引起。
1、呼吸障碍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和鼻咽部,导致儿童出现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长期用口呼吸可能引起咽喉干燥,增加呼吸道感染概率。夜间症状加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影响血氧饱和度。严重时可能诱发肺源性心脏病,需通过鼻咽镜检查确诊。
2、睡眠质量下降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儿童睡眠时打鼾、频繁翻身或夜惊。睡眠结构紊乱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长期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多导睡眠监测可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生长发育迟缓长期缺氧和睡眠质量差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情况。监测骨龄和生长曲线有助于评估发育状况,必要时需进行内分泌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颌面发育异常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列不齐等。这种改变在8岁前最为明显,可能影响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早期干预可预防不可逆的骨骼畸形,需口腔正畸科协同治疗。
5、反复感染腺样体作为免疫器官,肥大时可能成为病灶,导致反复发作的鼻窦炎、中耳炎等。分泌物倒流可能引发下呼吸道感染,部分患儿每年感冒次数明显增多。免疫功能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控制感染发作频率。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适当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出现持续打鼾、听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