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触及硬物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引起。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质地较硬。肌瘤生长位置可分为黏膜下、肌壁间和浆膜下三种类型,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压迫症状。体积较小的肌瘤可定期观察,增长迅速或症状明显者需考虑药物干预或手术切除。
2、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子宫呈均匀性增大且质地变硬。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治疗包括药物缓解症状和手术切除病灶,严重者可能需要子宫全切术。
3、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较大息肉可能触及硬结。常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需特别警惕。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4、子宫内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宫体纤维化变硬。急性期表现为发热、下腹痛,慢性期常见盆腔疼痛和不孕。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严重感染需静脉用药,形成脓肿时需手术引流。
5、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等恶性病变可能导致子宫质地改变,常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恶臭分泌物等。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方案。
建议出现子宫硬块伴异常症状时尽早就医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结合超声可初步判断性质。日常生活中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多次宫腔操作,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定期妇科体检能早期发现子宫病变,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和盆腔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