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发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或中成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原体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决定。
1、抗生素:
细菌性扁桃体炎常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覆盖常见链球菌感染。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对青霉素过敏患儿可作为替代选择。使用前需明确细菌感染证据,避免滥用。
2、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发热咽痛症状,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或明显疼痛时。需注意给药间隔时间,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叠加使用。
3、中成药: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轻中度咽部肿痛。小儿咽扁颗粒含金银花等成分,可辅助缓解炎症反应。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
4、局部用药:
西地碘含片能抑制口腔病原微生物繁殖,适合学龄期儿童含服。开喉剑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但需注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局部药物不能替代系统性治疗。
5、辅助治疗:
益生菌制剂可调节抗生素使用后的肠道菌群失衡。维生素C补充有助于黏膜修复,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辅助药物不能缩短病程,需配合主要治疗方案使用。
患儿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减少吞咽刺激。居家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空气湿度,每日用淡盐水漱口3-4次。观察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若持续高热不退、拒食或出现耳朵疼痛,需及时复诊评估是否并发中耳炎或扁桃体周围脓肿。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寒,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