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便血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通常由便秘、排便用力、肛门感染等因素引起。
1、局部护理: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卫生纸。可涂抹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促进裂口愈合,减轻疼痛。每日进行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
2、药物治疗: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缓解疼痛;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0ml/次,每日2次软化大便;涂抹硝酸甘油软膏0.2%浓度,每日2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必要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缓解疼痛。
3、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芹菜等,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5g。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4、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可采用蹲便姿势,有助于减轻肛门压力。若出现便秘,可适当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5、预防感染:保持肛门区域清洁,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接触肛门。若出现肛门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及时就医,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3次控制感染。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等,促进伤口愈合。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每日3次,每次15-20次,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加重,如出血量增多、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