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心绞痛分级标准是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制定的心绞痛严重程度评估体系,主要用于临床评估和指导治疗,主要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
1、Ⅰ级日常体力活动不受限,仅在剧烈、快速或长时间体力活动时出现心绞痛症状。患者通常能耐受普通步行、爬楼梯等活动,但跑步、负重等高强度运动可能诱发胸痛。此阶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心肌缺血多由运动负荷增加导致,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风险因素。
2、Ⅱ级日常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行走、爬坡、餐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心绞痛。平地步行超过两个街区或爬一层以上楼梯可能出现症状。此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明显下降,需结合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并评估是否需要血运重建。
3、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微活动如穿衣、洗漱即可诱发心绞痛,静息状态下无症状。患者步行一个街区或爬一层楼梯即感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提示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狭窄可能,需强化药物治疗并考虑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运重建指征。
4、Ⅳ级任何体力活动甚至静息时均可发生心绞痛,伴有急性心肌缺血风险。患者无法完成任何体力活动,夜间可能因卧位心绞痛惊醒。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范畴,需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并尽快行冠状动脉介入或搭桥手术。
心绞痛患者除规范治疗外,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如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救。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需多学科协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