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前列腺大小的正常标准是宽度3-4厘米、长度2-3厘米、厚度2-3厘米,体积不超过30毫升。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现象,但体积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引发排尿困难等症状。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并包绕尿道。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会逐渐增生,医学上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通过超声检查可测量前列腺三维径线,计算公式为宽度×长度×厚度×0.52得出体积值。在60岁以上人群中,前列腺体积20-30毫升属于常见生理性改变,此时若无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或排尿费力等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老年人前列腺体积虽在正常范围,但因尿道受压程度较重仍可能出现症状。
当前列腺体积超过30毫升时,尿道受压概率显著增加。此时即使未达病理标准,若合并尿流率小于10毫升/秒、残余尿量大于50毫升等指标异常,也提示存在下尿路梗阻。需警惕的是,前列腺体积与症状严重程度并非绝对正相关,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前列腺显著增大但症状轻微,而有些患者前列腺轻度增生却症状明显。因此除体积测量外,还需结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综合评估。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和直肠指诊,监测增生速度。日常应避免久坐、辛辣饮食和过量饮酒,这些因素可能刺激前列腺充血。出现排尿异常时,可记录24小时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治疗方面,体积轻度增大且症状不明显者可选择观察等待,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无效时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