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的新疗法主要包括基因治疗、长效凝血因子替代疗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和非因子替代治疗。
1、基因治疗: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将功能性凝血因子基因导入患者肝脏细胞,实现长期甚至终身表达凝血因子,目前针对血友病A和B的基因疗法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2、长效凝血因子:采用Fc融合或聚乙二醇化技术延长凝血因子半衰期,如重组凝血因子VIII-Fc融合蛋白和IX因子聚乙二醇化制剂,可将注射间隔延长至每周1次。
3、双特异性抗体:艾美赛珠单抗等药物通过模拟凝血因子VIII功能,激活凝血级联反应,适用于存在抑制物的血友病A患者,可皮下注射且半衰期长达4周。
4、非因子治疗:靶向抗凝血酶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药物如fitusiran,通过调节天然凝血平衡减少出血风险,为抑制物阳性患者提供新选择。
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避免创伤和剧烈运动,保持均衡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