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友病可通过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预防性治疗、物理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凝血因子VIII或IX基因突变引起,属于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
1、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按需输注重组凝血因子VIII或IX浓缩剂,急性出血时需立即补充。家长需掌握家庭注射技能,定期监测因子活性水平。
2、预防性治疗中重度患儿建议规律输注凝血因子(每周2-3次),维持谷浓度>1%。家长需建立用药日历,配合医院进行药效动力学评估。
3、物理治疗关节出血后需制动72小时,随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训练。家长需学会冰敷压迫等应急处理,避免肌肉萎缩。
4、基因治疗适用于12岁以上重型患者,通过AAV载体递送功能性凝血因子基因。治疗前需全面评估肝脏功能及抗体情况。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软毛牙刷防牙龈出血,定期进行关节超声检查。建议家长参加血友病中心培训课程,掌握急救和护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