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暂停母乳喂养、光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多数患儿症状轻微,通常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胆红素代谢延迟等因素有关。
1、增加喂养频率每日哺乳8-12次促进胆红素排泄,家长需观察婴儿排尿排便次数,确保摄入充足。
2、暂停母乳喂养暂停母乳48-72小时改喂配方奶,胆红素水平下降后可恢复母乳,家长需每日监测皮肤黄染变化。
3、光疗干预血清胆红素超过15mg/dl时需蓝光治疗,光疗期间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眼部及会阴防护。
4、药物辅助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调节胆红素代谢。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若黄疸持续3周未消退或加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