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多数情况下不属于重大疾病,但严重溶血或合并并发症时可能危及生命。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溶血速度、基础病因、是否及时干预等因素有关。
1、轻度溶血慢性轻度溶血可能仅表现为疲劳、面色苍白,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可通过补充叶酸、避免诱因控制。
2、急性溶血短期内大量红细胞破坏会导致血红蛋白尿、黄疸,多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药物诱发,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3、并发症风险重度溶血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危急情况,与血红蛋白急剧下降和代谢产物堆积有关,需输血或血浆置换。
4、基础疾病影响继发于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溶血往往预后较差,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确诊溶血性贫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感染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出现酱油色尿或气促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