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利尿剂治疗、限盐饮食、腹腔穿刺、肝移植等方式干预。
1、腹部膨隆腹腔内积液增多导致腹部明显膨大,可能伴随腹壁静脉曲张。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引流。
2、腹胀不适积液压迫胃肠引起持续性腹胀,常伴有食欲减退。建议每日测量腹围,补充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必要时使用托伐普坦调节体液平衡。
3、下肢水肿门静脉高压导致液体渗入组织间隙,表现为足踝部凹陷性水肿。需抬高下肢促进回流,联合使用布美他尼与醛固酮拮抗剂,监测电解质水平。
4、呼吸困难大量腹水抬高膈肌影响肺扩张,可能出现端坐呼吸。紧急处理包括穿刺放液减轻压迫,长期需针对原发病如肝硬化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2克,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发热或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自发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