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不能仅靠卧床休息完全避免风险,需根据胎盘位置、出血情况及孕周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严格卧床、药物抑制宫缩、输血支持、紧急剖宫产、多学科联合诊疗。
1、严格卧床:
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需绝对卧床以减少出血风险,但单纯卧床无法改变胎盘附着位置。建议侧卧位,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站立,排便时使用坐便器减少腹压。
2、药物抑制宫缩:
出现宫缩时需使用宫缩抑制剂如盐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等延缓分娩。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警惕肺水肿等副作用,同时配合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系统。
3、输血支持:
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血纠正。备血时应准备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大量出血时按1:1比例输注,维持循环稳定。
4、紧急剖宫产:
孕34周后大出血或胎儿窘迫需立即终止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需选择子宫体部纵切口避开胎盘,术中使用球囊压迫或B-Lynch缝合控制出血。
5、多学科联合诊疗:
高危病例需组建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团队,提前规划手术路径。术前超声定位胎盘,必要时行MRI评估植入程度,准备介入栓塞或子宫切除术预案。
前置胎盘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30mg铁元素预防贫血,选择动物肝脏、菠菜等高铁食物。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但夜尿频繁者傍晚后适当限水。监测胎动时选择餐后1小时安静计数,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垫高臀部侧卧,记录出血量和颜色,禁止自行阴道检查或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