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诊断通常基于肾功能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病史评估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超声异常及尿蛋白阳性。
1、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持续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分钟可辅助诊断,需结合多次检测结果排除急性因素。
2、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体积缩小或结构异常,CT或MRI能进一步评估肾实质病变,影像学结果需与实验室检查互为印证。
3、病史评估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是重要参考依据,需详细询问用药史及家族遗传病史,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病进展因素。
4、临床表现贫血、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典型症状可支持诊断,晚期可能出现尿毒症相关神经或心血管症状,需与其他系统疾病鉴别。
确诊后需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指标,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