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可能由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盆底肌松弛、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 分娩损伤多次阴道分娩可能导致盆底韧带松弛,产后过早负重会加重损伤。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使用子宫托或考虑骶棘韧带固定术。
2. 腹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或长期负重会增加腹腔压力。需消除诱因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伴随压力性尿失禁时可使用盐酸米多君片。
3. 盆底肌松弛年龄增长导致胶原蛋白流失,肌肉支撑力减弱。可补充雌激素软膏改善组织弹性,配合电刺激治疗,症状明显者需行曼氏手术。
4. 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雌激素骤降使盆底组织萎缩。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缓解症状,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时需行阴道封闭术。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久站,保持大便通畅,适度进行桥式运动锻炼盆底肌,出现排尿困难或下坠感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