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直肠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长期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导致直肠黏膜下移,表现为肛门坠胀感。改善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缓泻剂。
2、分娩损伤产程中盆底组织撕裂引发直肠固定结构松弛,伴随会阴胀痛。产后需进行凯格尔运动,严重者可选用消痔灵注射液、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
3、盆底肌松弛老年性肌肉退化或慢性腹压增高导致支撑力下降,常见直肠全层脱出。建议提肛训练,必要时采用直肠悬吊术或Altemeier术式修复。
4、直肠肿瘤占位性病变机械性牵拉肠壁,多伴有便血及里急后重。需手术切除病灶,配合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贝伐珠单抗等抗肿瘤药物。
日常避免久蹲久坐,控制体重减轻腹压,出现肛门肿物脱出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