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阴道炎可通过日常清洁、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调整哺乳姿势等方法治疗。哺乳期阴道炎通常由激素变化、卫生习惯不良、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日常清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清洗后及时擦干,减少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2、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栓、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等抗真菌药物。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药物进入乳汁的量较少,对婴儿影响较小。
3、口服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需谨慎选择,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婴儿反应。
4、调整哺乳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哺乳姿势,减少会阴部压迫和摩擦。哺乳时可尝试侧卧位或半坐位,保持会阴部通风干燥,促进炎症恢复。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舒适衣物,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