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性障碍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情绪极端波动、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改变,典型症状包括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1、躁狂发作:
患者出现持续至少一周的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伴随精力旺盛、睡眠需求减少。典型表现为过度自信、思维奔逸、语速加快,可能有不切实际的计划或冲动消费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判断力下降,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受损。
2、抑郁发作:
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是主要特征。患者常伴有明显的体重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迟滞、疲劳感、无价值感及反复出现死亡念头。认知功能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等表现。
3、混合状态:
约40%患者会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但思维加速、烦躁不安伴精力下降等矛盾症状。这种状态易被误诊为其他精神障碍,且自杀风险显著增高。
4、快速循环型:
部分患者在一年内经历四次以上情绪发作,称为快速循环型。这类患者情绪转换更快,可能数小时或数天内就从躁狂转为抑郁,治疗难度较大,需要更精细的药物调整。
5、精神病性症状:
严重发作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见于躁狂期的夸大妄想或抑郁期的罪恶妄想。这些症状通常与情绪状态相符,需与精神分裂症进行鉴别诊断。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议家属学习疾病知识,建立症状监测日记,记录情绪变化、睡眠时长和重大生活事件。运动方面可选择瑜伽、游泳等温和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这些营养素可能对稳定情绪有帮助。当发现患者症状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时,需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