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易感人群主要包括长期高压工作者、性格敏感者、家族遗传史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焦虑症的发生与心理压力、性格特征、遗传因素及躯体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
1、高压工作者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或经济负担下的人群,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干扰神经递质平衡。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规律作息进行调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
2、性格敏感者完美主义倾向或过度自我批判的性格特质易产生灾难化思维。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非理性认知,药物可选舍曲林、丁螺环酮等抗焦虑剂。
3、家族遗传史者直系亲属有焦虑障碍病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相关。建议定期心理评估,急性发作时可考虑劳拉西泮短期干预。
4、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诱发焦虑,常伴随心悸、出汗等症状。需原发病与焦虑症状同步治疗,文拉法辛等药物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降低焦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