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确实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肺炎,主要与肺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院内感染风险高、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
1、肺部发育不成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组织结构不完善,导致气体交换能力弱,病原体更易定植。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加强氧饱和度监测。
2、免疫功能低下母体抗体传输不足和自身免疫系统未成熟,使早产儿对抗呼吸道感染能力差。家长需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探视人员直接接触婴儿,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院内感染风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导管置入等操作增加感染概率。表现为呼吸急促、血氧波动,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关,需使用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
4、喂养相关问题吸吮吞咽协调性差易导致呛奶误吸,诱发吸入性肺炎。家长应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喂奶后保持斜坡卧位,必要时通过鼻饲管喂养。
建议定期进行呼吸功能评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母乳喂养可提供免疫保护,发现呼吸频率加快或肤色改变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