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玫瑰疹可能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是儿童玫瑰疹的主要病因,表现为突发高热后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过敏性玫瑰疹,常伴瘙痒症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
3、药物副作用青霉素类或磺胺类药物可能诱发药疹型玫瑰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伴发热,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医生可能开具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
4、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引起皮肤玫瑰疹样改变,多伴随关节痛等症状,需完善抗核抗体检测,治疗基础疾病可使用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出现不明原因玫瑰疹应记录皮疹形态变化,避免搔抓皮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及时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