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肝包虫病通常由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感染、虫卵污染食物水源、接触病犬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抗寄生虫药物可抑制包虫生长,适用于早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并监测肝功能。
2、手术治疗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局限病灶,包虫内囊摘除术可清除囊肿内容物,术中需严防囊液外溢导致过敏或扩散。
3、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联合硬化剂注射可用于单纯性肝包虫囊肿,具有创伤小优势,但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4、对症支持合并胆瘘时需胆汁引流,继发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肝功能异常者辅以保肝药物,过敏反应需及时抗过敏处理。
患者应避免接触犬类及生食污染食物,术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