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发痒可能由炎症介质释放、皮肤缺血、神经刺激、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炎治疗、改善循环、神经调节、抗感染等方式缓解。
1、炎症介质释放血管炎导致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或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2、皮肤缺血血管病变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引发缺氧性瘙痒。需改善循环,如使用己酮可可碱、丹参多酚酸盐等血管活性药物,配合局部保湿护理。
3、神经刺激炎症累及周围神经导致异常放电。可选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调节药物,同时治疗原发血管炎病变。
4、继发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后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加重瘙痒。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莫匹罗星软膏(细菌)或联苯苄唑乳膏(真菌)等局部抗感染治疗。
血管炎患者应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控制洗澡水温不超过40℃,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