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专科检查等方式干预。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2、药物治疗可能与动脉硬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3、定期监测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测量前30分钟内饮用咖啡或吸烟。
4、专科检查可能与继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视力模糊等症状。需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等评估。
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诊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