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可能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问题。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概率。
1、高血压低压高是高血压的重要表现,持续低压高会导致血管壁长期承受过大压力,可能引发头痛、眩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控制血压。
2、动脉硬化低压高加速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脂质沉积形成动脉斑块。伴随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3、心脑血管病长期低压高使心脏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表现为心悸、胸痛。需使用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4、肾损伤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导致蛋白尿、肾功能下降,晚期可能进展为肾衰竭。需通过厄贝沙坦、呋塞米等药物保护肾功能,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建议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并控制体重,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等急症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