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心脏超声检查。诊断手段主要有心脏超声、心导管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
1、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是无创检查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多普勒技术可评估瓣膜功能、心室收缩力及心内分流情况,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常见先心病具有确诊价值。检查过程无辐射风险,适合孕妇和儿童重复随访。
2、心导管检查:
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复杂先心病的金标准,通过介入手段直接测量心腔压力和血氧饱和度。特别适用于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复杂畸形,能准确评估肺血管阻力及冠状动脉解剖变异。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存在少量辐射暴露。
3、心脏磁共振:
心脏磁共振成像提供三维心脏解剖细节,对右心室发育不良、血管环畸形等具有独特诊断优势。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对比度高,可定量分析心室容积和心肌功能,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精准依据。检查时间较长需配合呼吸指令。
4、心电图: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室肥厚等电生理异常,对埃布斯坦畸形等伴传导障碍的先心病有提示作用。检查快捷经济,能监测术前心电稳定性,但无法直接显示解剖畸形,需结合影像学综合判断。
5、胸部X线:
胸部X线可观察心脏轮廓增大、肺血增多等间接征象,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疾病有筛查价值。检查辐射量低且操作简便,常用于急诊初步评估,但诊断特异性有限,不能替代精细影像检查。
术前建议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饮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摄入预防水肿,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呼吸道感染,术后康复期可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医嘱调整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