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主要有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滋阴养心、化痰通络等。心衰在中医辨证中多属本虚标实,需根据证型选择相应治法。
1、益气活血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心衰,表现为气短乏力、唇甲青紫。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加减,含黄芪、当归等药材,可改善心肌供血。中成药可选芪参益气滴丸、麝香保心丸。
2、温阳利水针对心肾阳虚水泛证,见下肢浮肿、畏寒肢冷。真武汤加减可温补心肾阳气,配合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临床常用心宝丸、参附强心丸等中成药。
3、滋阴养心适用于心阴亏虚型,症见心悸盗汗、舌红少苔。天王补心丹加减能滋养心阴,含麦冬、五味子等。中成药可选生脉饮、稳心颗粒。
4、化痰通络针对痰瘀阻络证,表现为胸闷痰多、舌暗苔腻。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可化痰通阳,配合丹参、三七等活血药。常用通心络胶囊、丹蒌片等制剂。
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配合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