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一般持续2-6周,实际时间受到子宫恢复情况、分娩方式、哺乳频率、凝血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子宫恢复:胎盘剥离后子宫收缩是止血关键,收缩不良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可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恢复。
2、分娩方式:剖宫产创面较大可能延长出血时间,需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顺产出血量通常较少但会阴撕裂需关注。
3、哺乳频率:频繁哺乳刺激催产素分泌有助于子宫收缩,每日哺乳8-12次可加速恶露排出。
4、凝血功能:妊娠期凝血功能变化可能影响产后止血,贫血或凝血障碍患者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出血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或出现发热等感染征兆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