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剧烈疼痛症状时,通常可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等,具体需结合神经压迫程度、病程长短及保守治疗效果综合评估。
当患者出现持续剧烈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干预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典型适应症包括马尾综合征伴大小便功能障碍、进行性肌力下降或足下垂等神经损伤表现。术前需完善腰椎磁共振检查明确突出位置,部分病例可能需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维持脊柱稳定性。术后早期需严格卧床,逐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神经根粘连。
部分特殊情况需谨慎评估手术指征。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时,麻醉风险可能超过手术获益。存在活动性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轻度膨出但疼痛剧烈者,可能与椎间盘源性腰痛有关,此类情况选择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更为适宜。
术后应坚持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动作。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核心肌群训练,定期复查观察椎间隙高度变化。日常注意保持标准坐姿,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长时间驾车时使用腰椎支撑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