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椎板切除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方法。
1、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且神经根受压明显的患者。手术需切开皮肤和肌肉组织,暴露病变椎间盘后切除突出部分。术后可能伴随短期腰部活动受限,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2、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术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骨块或融合器,使相邻椎体永久性连接。适用于合并腰椎不稳或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手术需使用自体骨或人工材料填充椎间隙,配合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直至骨性融合。
3、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通过人工假体替代病变椎间盘,保留节段活动度。适用于年轻患者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手术需精确切除原椎间盘并植入金属-聚乙烯或弹性材料假体。术后可早期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假体可能发生磨损或移位。
4、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椎板扩大椎管空间,缓解神经压迫。适用于合并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需切除椎板和黄韧带,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或硬膜外血肿,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
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通过螺钉棒系统稳定脊柱,常与融合术联合应用。适用于多节段病变或严重脊柱不稳患者。手术需在椎弓根精准置入螺钉,连接固定棒提供即时稳定性。术后需避免负重活动,内固定物可能发生松动或断裂。
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初期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步增加腰背肌锻炼。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提重物。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如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下肢麻木加重需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评估融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