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炎是指因气道或支气管被异物、肿瘤、分泌物等阻塞导致远端肺组织继发感染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脓痰等症状。
1、病因机制阻塞性肺炎通常由支气管内阻塞物阻碍通气引发,常见阻塞因素包括肿瘤占位、痰栓形成、异物吸入等。当气道部分或完全堵塞时,远端肺泡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繁殖引发感染。长期吸烟者、老年人群及存在肺部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
2、典型症状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咳嗽伴黄绿色脓痰,部分出现痰中带血。感染急性期可有38℃以上高热、胸痛及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显示阻塞远端肺段实变影,常合并肺不张表现。
3、诊断方法除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检查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关键,可直接观察阻塞部位及性质。痰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CT能清晰显示阻塞位置与肺实变范围。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鉴别恶性阻塞因素。
4、治疗原则首要解除气道阻塞,异物需经支气管镜取出,肿瘤所致者需放化疗或支架置入。感染期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同时加强体位引流。
5、预防措施戒烟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长期卧床者需定时翻身拍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持续咳嗽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时,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阻塞性肺炎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以稀释痰液,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西蓝花等。避免接触粉尘及冷空气刺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