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后持续发热可能与感染、炎症反应、血肿吸收或药物反应有关,需警惕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1. 炎症反应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无菌性炎症,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导致低热。家长需保持患肢制动,冷敷48小时后改为热敷,监测体温变化。
2. 血肿吸收骨折处形成的血肿在分解吸收过程中可能释放致热原。家长需观察患肢肿胀程度,配合医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适用退热药。
3. 药物反应部分止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引起药物热。家长需记录用药与发热时间关系,及时向医生反馈,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4. 感染风险开放性骨折或处置不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高热伴患处红肿热痛。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RP检查,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建议家长每日测量体温3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72小时不降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