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可能导致大出血,但概率较低。结肠炎引发大出血通常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克罗恩病并发症、缺血性肠炎或感染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
1、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可能侵蚀黏膜下层血管,表现为血便或暗红色血块。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时需输血或手术止血。
2、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深部溃疡穿透肠壁时可能损伤血管,伴随腹痛、贫血。需采用英夫利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合并出血时需内镜下止血或肠段切除。
3、缺血性结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肠壁坏死出血,常见于老年人。需血管介入治疗恢复血流,坏死肠段需手术切除。
4、感染性结肠炎志贺菌、阿米巴等病原体侵袭黏膜可引发出血。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出现鲜红色血便或晕厥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