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实际生存时间受到疾病类型、危险分层、治疗反应、并发症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疾病类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慢性类型预后较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生存期相对较短,需通过JAK2基因检测和骨髓活检明确分型。
2、危险分层根据年龄、白细胞计数、基因突变等指标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低危组中位生存期可达15年以上,高危组可能缩短至3-5年。
3、治疗反应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可控制血细胞增殖,芦可替尼能改善骨髓纤维化症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潜在根治手段但存在移植相关风险。
4、并发症控制血栓形成、出血倾向和急性白血病转化是主要致死原因,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及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延长生存。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骨髓穿刺和基因检测,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高嘌呤饮食,出现发热或出血倾向时立即就医。